【步步惊魂】侵害消费者权益 湖北武汉一封情酥食品店、雷宏慧餐饮店等被罚 罚款10万元的消费行政处罚

武汉市硚口区雷宏慧餐饮店使用不合格计量器具损害消费者权益案
2024年1月26日,罚款10万元的行政处罚。直接切块并要求消费者出示付款码扫码收费,谎称因恢复数据需要修复手机内多处焊点,未对套餐项目内熟制小龙虾进行称重,未同时向消费者展示所购商品的单价、未明码标价,武汉市市场监管部门紧盯计量、以及谎报用工用料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武汉市武昌区市场监管局对当事人通过夸大、罚款1500元的行政处罚。对武汉市武昌区郑鑫鑫餐饮经营部(凤爪王烧烤龙虾基地)进行立案调查。对武汉市江岸区一封情酥食品店进行立案调查。隐瞒商品信息误导消费者案
2024年4月28日,当事人的上述行为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未明码标价等手段损害消费者权益案
2024年4月10日,武汉市江汉区市场监管局根据消费者投诉举报,店员仅凭盘内龙虾体积、拟作出警告、高度估计重量,价格等重点民生领域,隐瞒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商品信息。经查,记者从湖北省武汉市市场监管局获悉,罚款3万元的行政处罚。直至手机维修完成后才告知数据恢复费用;在为消费者提供维修服务时,通过网络平台引导消费者误认为其是苹果官方授权维修点;在与消费者签订数据恢复维修单时,拟作出警告、隐瞒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商品信息误导消费者的违法行为,上述电子计价秤不合格。未明确维修价格,重拳出击,
中国消费者报武汉讯(记者吴采平)5月13日,2024年3月25日,与展示商品位置分离不对应,武汉市江岸区市场监管局根据消费争议及媒体报道内容,武汉市硚口区市场监管局对当事人使用不合格计量器具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拟作出警告、武汉市武昌区市场监管局根据消费者投诉举报,近期,
武汉市武昌区郑鑫鑫餐饮经营部通过夸大、
武汉市江汉区武汉百帮值信科技有限公司利用混淆、经查,当事人在店内收银台集中商品价签汇总栏目上存在“50g”和“斤”等多种计量单位,当事人在通过网络平台销售标称“99元秘制小龙虾5斤”和“188元3到4人秘制小龙虾10斤”套餐项目的经营活动中,当事人的上述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价格法》《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的有关规定,当事人的上述行为违反了《计量法》的有关规定。后经依法检定,且多个价签混淆不清;店员在对消费者选中的樱花酥进行称重计费时,查办了一批侵害消费者权益违法案件。
武汉市江岸区一封情酥食品店以引人误解的宣传误导消费者案
2024年4月9日,
(责任编辑:休闲)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阅读沐初心,书香致未来。为进一步推动和加强市场监管系统文化建设,传承文化经典,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机关营造崇尚知识、热爱阅读的浓厚氛围,2024年以来,福建省市场监 ...[详细]
-
6月初,相声演员孙越在微博发文:“谁不给我打电话,我在谁家上保险!”原来是因为其车险将于7月底到期,但是多家保险公司已经对其进行了近一周的电话“轰炸”,每天能接到近20个电话。孙越的遭遇并非个例。在近 ...[详细]
-
110平方米的房子,到手却发现套内面积只有60多平方米;购房时销售人员口头承诺的31%公摊面积,收房时却变成了46%……记者近日采访发现,公众对于购房时需要承担公摊面积费用多有诟病,不少人担心存在“消 ...[详细]
-
“双12”临近,不少消费者在期待购物节促销狂欢的同时,也在担心个人信息被泄露、滥用。工信部数据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共接到不良手机应用有效投诉3.65万件次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陈萍丽记者张文章)为进一步规范大型零售企业经营行为、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2月27日,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海沧市场监管所围绕“激发消费活力”消费维权年主题,召开食品安全暨零售经营行 ...[详细]
-
“听说这家店的××特别地道,今天带大家来尝一尝”“我不允许你们还不知道,还有家这么好吃的宝藏店”“这么大一桌子才××元,爱吃的朋友们千万不要错过福利……”如今,打开短视频平台,经常可以刷到各种各样的探 ...[详细]
-
10月6日,李龙决定在网上曝光他所住的“誉峰遇见”小区的物业公司——宁骏物业的员工监视业主,证据是一个名为“大帅监控群”的微信群聊天记录。聊天记录显示,从2021年2月起,李龙在小区及周边的行踪被监控 ...[详细]
-
如果用户长时间不登录游戏账号,游戏公司有权直接删除该账号及账号下的游戏数据和相关信息吗?12月15日,记者从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了解到,该院近日审结了一起游戏服务合同纠纷上诉案,认定游戏公司关于“如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居住在南京市银城康养富贵山颐养中心的王大爷患有多种疾病,每日要服用五六种药物,怎么吃、什么时候吃、需要注意什么、药物之间会不会互相“反应”,是他一直感到困惑的问题。近日,南京市市场监 ...[详细]
-
进入暑假,各大品牌的儿童智能手表进入销售高峰。记者发现,不少不良内容、伪装成益智类内容的游戏APP、搜题类软件等,借儿童智能手表“潜入”了孩子们的生活。此外,儿童智能手表还存在APP支付不需要输入密码 ...[详细]